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25日介绍1—5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在促进消费恢复向好、推动数实融合、拓展国际经贸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商务领域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消费电商激发市场潜能。线上促销活动拉动效应强,商务部指导举办“双品购物节”,“618”活动提前,带动1—5月网上零售额达5.77万亿元,增长12.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7%,比1—4月提高0.8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增长动力足,重点监测网络服务消费增长23.2%,主要在线旅游平台入境游销售额增长1.9倍。数字消费亮点多,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增长20.8%。电商平台以旧换新枢纽作用大,相关产品配送范围扩展至全国96%以上城镇,5月份,洗衣机、家具和手机等主要品类提速,分别增长33%、21.3%和20%。

产业电商推动数实融合。商务部会同地方支持电商平台深化“交易+产业链”模式,重点监测B2B平台交易额增长6.5%。新技术运用效果明显,图文生成、智能选品、数字人值守等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商家降本增效,使用率已达二至三成。“数商兴农”推动产销高效对接,源头直采等模式带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4.7%。

丝路电商深化国际合作。与塞尔维亚、巴林新签电商合作备忘录,“丝路电商”伙伴国扩展至32个。中国与冰岛开展电商领域产品与服务对接。上海“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制度型开放加快,跨境互助通关等3项高标准制度创新成果在长三角地区推广,“丝路电商”合作研修中心面向伙伴国举办300余场培训,组建“丝路电商”国际智库联盟,伙伴国国家馆增至26个。

商务领域数字化稳步推进。深入实施《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会同9部门出台《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一季度,跨境电商占出口比重提升至7.8%,拉动出口增长超1个百分点。积极营造数字企业出海良好环境,数字领域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记者 王珂)

第三十届兰洽会将于7月6日至10日在兰州举行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6月25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三十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第三十届兰洽会将于7月6日至10日在兰州市举办。

新闻发布会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范海瑞

据介绍,以“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繁荣”为主题的本届兰洽会,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东盟中心等11家单位协办,设置兰州市、张掖市为主题市,旨在主动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抓好“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围绕实施“四强”行动,巩固深化我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和兄弟省区市的经贸交流合作,更加凸显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两大功能。

据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小平介绍,本届兰洽会重点突出四个方面特点:

扩大对外开放,突出国际化。本届兰洽会超过一半的投资和贸易促进活动面向全球邀请嘉宾,广泛邀请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政府及国际组织、境外知名企业和商协会代表,开展绿色中国•投资甘肃、中美(企业)国际经贸合作暨西部发展对接、国际友城产业推介暨经贸合作等多层次、多领域招商推介和贸易促进活动,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

紧盯合作热点,突出精准化。兰洽会将紧盯我省开放合作的重点热点领域,围绕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和延链补链强链,邀请“三个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头部企业和知名商会参会,设置科技招商暨成果转化项目对接会、算力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招商对接会和央企、浙商、粤商、闽商、川商等系列活动,招商引资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清晰准确。

聚焦特色优势,突出专业化。充分把握我省优势资源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契合的机遇,设置开放口岸与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有色冶金、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加工、水利开发、电子科技、文旅康养、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数智电商、矿产开发、民族特色与畜牧产业和陇酒15个专业展馆。依托“兰洽会在线”平台,对应设置虚拟展馆,贯穿全年宣传推介我省在资源禀赋、特色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

增强虹吸效应,突出品牌化。本届兰洽会适逢第三十届,是塑造兰洽会品牌形象的有利契机。届时将通过回顾30多年来兰洽会走过的光辉历程,集中展示我省在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提升兰洽会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海内外企业家来甘投资兴业。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10倍!这个“仓”不一般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

轻点购物网站,“中国制造”数日后抵达家门口,世界各地的人们正在享受快速便捷的购物体验。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有多快?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据各地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商务部等九部门日前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提出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等多项举措。梳理近年来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举措,“跨境电商”和“海外仓”都是关键词。

海外仓是什么“仓”?

海外仓,是在境外通过自建或租用运营的数字化智能化仓储设施,有助于打通跨境贸易“最后一公里”。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跨境物流方式,海外买家下单后,国内卖家需要通过国际物流进行配送,涉及报关、清关等程序,一般耗时至少5至10天。直接从海外仓发货的物品,一般1至3天顾客就能收到。

如果说你对这个“仓”的印象,还停留于货品在海外的“住宅”,那么现在的海外仓,扮演的角色会让你大吃一惊。

让货物下单、发货、运输、配送实现全程可视化、提供消费者画像、定制化数据分析报告……基于数字化管理的海外仓整合物流、仓储、金融、分销等资源于一体,助力跨境电商在技术、模式、供应链等方面形成全新业态。

“既提升运输时效,也保障了用户体验感。”深圳市堡森三通物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叶汉梅说,2020年以来公司在荷兰、德国、英国建立了3个海外仓。

海外仓作为服务跨境电商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直接拉近了中国卖家与国外客户的距离,简化清关流程,加快贸易周转,有利于破解退款、退换货等售后服务痛点,有效提升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全球化、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外贸发展新业态愈发多样,如何加快建设海外仓?

要看到,海外仓并非在海外租建一个仓库那么简单,需要服务商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运行经验,以及应对当地政治、文化、法规差异等不确定风险的能力。

日前发布的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行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畅通跨境电商企业融资渠道”“提升跨境数据管理和服务水平”等15条具体措施。

为推广海外仓建设经验,商务部印发一批实践案例:有的海外仓对上百万件商品进行智能管控,数据准确率达99%;有的海外仓根据当地市场特点,制定专属营销策略;有的海外仓打造境外法务、财务、税务团队,帮助客户避免知识产权侵权等违规行为,规避各类税收风险……

展望未来,海外仓发展空间有多广阔?

从政策端来看,从国家到地方均加大力度支持海外仓建设,并以此为抓手挖掘外贸新动能。

从需求端来看,全球电商市场快速增长,跨境电商产业方兴未艾,海外仓向上成长的空间可观。

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日前上线巴西站点,这是Temu开通的第70个国家站点,在南美市场布局中迈出重要一步。

阿里巴巴集团运营的跨境平台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2024年4月在韩会员数约为858万,比2023年4月翻了一番。

澳大利亚市场研究公司罗伊·摩根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每月有超过200万澳大利亚人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SHEIN(希音)和Temu线上平台购物。德国《商报》称,独家数据显示,1/4的德国人已经在中国电商平台购过物。

凭借减少贸易中间环节、打破时空限制、完善物流技术与体系等优势,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一季度,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4480亿元,增长14%,占出口比重达7.8%,拉动出口增长超1个百分点。

让全球购物更便捷,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以海外仓建设助推跨境电商发展,更多中国品牌将走向全球,更多全球好物将走进中国。

【责任编辑:赵文涵】

拓展跨境电商出口优化海外仓布局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协同联动,减少中间环节、直达消费者,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有利于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

适应国际市场消费需求,我国跨境电商贸易持续稳定增长。今年一季度,跨境电商占出口比重达7.8%,拉动出口增长超1个百分点。我国跨境电商主体活跃,服务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仍面临主体能力有待提升、融资渠道亟待拓宽、监管服务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针对行业企业诉求形成了意见。

意见共包括五方面15条举措:

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围绕主体能力建设,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借展出海”,加强行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持续推进品牌建设。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畅通跨境电商企业融资渠道,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推动跨境电商供应链降本增效,便利企业融资。

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增强物流保障能力,助力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走出去”,夯实发展基础。

优化监管与服务。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提升跨境数据管理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开展标准规则建设与国际合作。加快跨境电商领域标准建设,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水平,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相关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下一步,商务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办好广交会、数贸会等重点展会,支持按市场化原则提升现有地方性跨境电商展会办展水平,推动进一步优化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多展示对接平台。

拓展跨境电商出口 优化海外仓布局

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增强物流保障能力

拓展跨境电商出口 优化海外仓布局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协同联动,减少中间环节、直达消费者,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有利于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

适应国际市场消费需求,我国跨境电商贸易持续稳定增长。今年一季度,跨境电商占出口比重达7.8%,拉动出口增长超1个百分点。我国跨境电商主体活跃,服务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仍面临主体能力有待提升、融资渠道亟待拓宽、监管服务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针对行业企业诉求形成了意见。

意见共包括五方面15条举措:

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围绕主体能力建设,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借展出海”,加强行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持续推进品牌建设。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畅通跨境电商企业融资渠道,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推动跨境电商供应链降本增效,便利企业融资。

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增强物流保障能力,助力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走出去”,夯实发展基础。

优化监管与服务。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提升跨境数据管理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开展标准规则建设与国际合作。加快跨境电商领域标准建设,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水平,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相关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下一步,商务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办好广交会、数贸会等重点展会,支持按市场化原则提升现有地方性跨境电商展会办展水平,推动进一步优化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多展示对接平台。

(记者罗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