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务厅多措并举推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高标准完善培育建设方案。指导督促兰州、天水、酒泉、张掖、庆阳5市对培育建设方案作进一步完善,立足城市功能定位和现有商业基础,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带动全省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张掖市正在与商务部研究所对接,力争高标准编制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强化枢纽功能,打造消费地标,全面优化商业体系布局,提升消费基础设施。

——不断培育地域特色品牌。指导5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特色产业、餐饮美食等地域特色资源,培育地域特色品牌,评审认定兰州、天水、酒泉、张掖4市首批“甘肃老字号”企业共16家,推动首批“甘肃老字号”加强传统技艺、特色文化等传承保护,不断增强老字号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文化传承、品牌建设和消费促进中发挥更大作用。支持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发展自有品牌,打造张掖新乐超市连锁品牌,鼓励企业通过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发力线上圈层,开辟营销新渠道。加快“兰州牛肉面产业园”建设,打造集研发、生产、包装、展示、配送、品牌宣传、网塔销售、视频直播于一体的牛肉面产业链,加强兰州牛肉拉面商标保护,持续宣传推介兰州牛肉面品牌。

——着力构建区域消费集聚区。支持天水市加快打造兰天城市广场、百货大楼、秦州商场、弘文园博物馆群等消费集散中心。支持张掖市打造红色历史文化街区、万家市场、焉支巷子等夜经济商圈。支持兰州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构建消费集聚区,安宁吾悦广场入住品牌267家,开业当月实现营业额2000余万元;万象城定位辐射甘青地区中高端顾客的一站式、全生活场景西北商业制高点,是集合一线奢侈品牌、潮流时尚品牌、多元场景餐饮、影院、高端精品超市为一体的一站式、体验式消费的顶级购物中心,将有效产生消费集聚作用。围绕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打造兰州市、酒泉市、张掖市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兰州老街、酒泉敦煌夜市特色商业街创建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消费融合创新。

——全力推进标志性商圈改造。围绕城市商业综合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网点健全、主体多元、业态丰富、集约高效、商居和谐、规范有序的商业体系,优化传统商圈、特色街区,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评审认定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天水市佳•水岸小镇步行街为首批甘肃省示范步行街,引导兰州、天水加强省级步行街规划布局、优化街区环境、提高商业质量、打造智慧街区,推进智慧商圈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步行街;指导酒泉、张掖、庆阳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存量、注重实际,加快打造省级步行街创建步伐。加快推进兰州市城关区“黄河食渡文旅美食街”启动运营,街区设立商铺179间,集美食和购物、体验、演艺、观光等为一体,将于2023年3月18日正式投入运营,打造兰州夜经济新地标。

——持续打造促消费活动品牌。聚焦“场景精准、商品精准、区域精准、时令精准”,开展全年促销,通过工商文旅融合,省市县联动,政银企协同,线上线下共促等方式,持续打造全省“乐享消费•惠购陇原”促消费活动品牌,以兰州、天水、张掖、酒泉、庆阳5个区域(特色)消费中心城市为带动,在全省开展“迎新春跨年消费季”、“田间行甘味产销季”等5场主题活动。支持兰州市持续打造“畅享兰州•乐购金城”促消费活动品牌。

——充分发挥开放型平台作用。支持5个消费中心城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等国家级综合性展会,推动地域特色消费品牌与国内外一线市场接轨。落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措施,多渠道扩大特色优质商品进口和采购,通过开放平台和贸易通道,提升区域消费集聚力和辐射力。天水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入驻企业达100户,完成交易额4亿元,同比增长30%。酒泉市与韩国、乌拉圭、马来西亚开展线上对接,先后四次通过中老铁路、铁海联运等路径发运石棉至曼谷和印度尼西亚,首次开行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种子专列,拓展了产品出口途径。